【黨員風采】讓我們一起來關愛耳朵、保護聽力!

文章來源:宣聯處 作者:吳凱媚 點擊數:3755 更新時間:2019-03-06

世界衛(wèi)生組織于2013年3月將每年的3月3日確定為“國際愛耳日”。今年的主題為:查查你的聽力,Check your hearing!

3月3日,我院外科二黨支部第一黨小組成員在支部書記蘭金山的帶領下,于醫(yī)院一樓門診大廳內舉行“關愛耳朵、保護聽力”3.3國際愛耳日主題健康宣教暨聽力科普活動。

活動現場,耳鼻咽喉科多名專家耐心細致地為市民答疑解惑。

此次聽力科普活動,專家們?yōu)槭忻裉峁┝巳绾侮P愛耳朵、保護聽力的咨詢服務,讓大家對耳朵有了更深、更好地了解,深受市民好評。

2019年國際愛耳日,世界衛(wèi)生組織WHO將提醒公眾注意盡早發(fā)現和干預聽力損失的重要性。許多人患有不明原因的聽力損失,常常沒有意識到他們錯過了某些聲音和詞匯。檢查自己的聽力是解決這個問題的第一步。

 

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護聽力呢?

1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(tài)

當情緒激動時,人的腎上腺素分泌增加,會使內耳小動脈血管發(fā)生痙攣,小血管內血流緩慢,造成內耳供氧不足,從而導致突發(fā)性耳聾。

2養(yǎng)成科學的飲食習慣

多攝入鋅、鐵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C,這些物質可有助于擴張微血管,改善內耳的血液供應,防止聽力減退。多食紫菜、蝦皮、木耳、堅果等,都能起到保護聽力的作用。

3慎用對聽覺有損害的藥物

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是引發(fā)耳蝸損害最多的一種耳毒性藥物。因此,避免濫用這類抗生素是降低藥物性耳聾發(fā)病率的一項重要措施。家族中有耳毒性藥物過敏史者更應慎用此類藥物。

4避免長時間接觸高分貝噪音

長時間接觸高分貝的噪音會損害聽毛細胞,損傷內耳,從而導致噪音性耳聾。建議盡量不去卡拉ok、酒吧等噪音很大的娛樂場所。另外也應避免長時間使用耳塞,否則會引起聽力減退。

5經常按摩耳朵

按摩耳朵可促進內耳血液循環(huán),比如按摩耳廓、捏耳垂,按摩風池穴(頸后發(fā)際兩側凹陷處)等。也可閉目靜坐,輕輕地將兩手食指分別插入兩耳孔中,然后迅速抽出,如此連續(xù)做10次,可有效防止聽力減退。

6少掏耳朵

掏耳朵時如果用力不當容易引起外耳道損傷、感染,導致外耳道癤腫、發(fā)炎、潰爛。稍不注意,掏耳勺還會傷及鼓膜或聽小骨,造成鼓膜穿孔,影響聽力。

7積極治療慢性疾病

高血壓動脈硬化常使內耳供血失調,使聽覺神經功能發(fā)生退變,故而對聽力影響很大。糖尿病可引起小靜脈栓塞,造成血管堵塞,影響內耳血液供應,致使聽力減退。因此,要積極治療高血壓、腦動脈硬化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,提早預防耳朵病變。

 


這些傷耳行為,你有嗎?

1坐地鐵公交時聽耳機

在地鐵及公交車等嘈雜環(huán)境中,很多人會不由自主調高音量蓋過噪音,長此以往會對聽力造成嚴重損害。每天使用耳機兩小時,使用時聲音超過60分貝,持續(xù)三個月就可能導致聽力下降。專家建議,使用耳機每次不要超過半小時,盡量用耳罩式耳機,而不要用插入式耳機;盡量在安靜的環(huán)境下使用耳機,可避免音量過大,傷害聽力。

2長時間“煲電話粥”

電話、手機等是現代社會中人們不可或缺的溝通工具。許多年輕人喜歡“煲電話粥”,一打就是幾個小時。頻繁接聽或長時間接聽電話,是損失聽力的一個有害途徑,還可能會引起神經性耳聾。專家建議,打手機應長話短說,一次最好不要超過3分鐘,此外,免提對耳朵傷害最小。

3用硬物掏耳朵

耳屎是外耳道分泌的一種淡黃色黏稠液體,我們在吃飯、說話時可自動將其排出。有人習慣掏耳朵,反而容易讓細菌進入耳道,增加感染的可能性。經常用硬物掏耳朵,容易碰傷耳道,還可能弄壞耳膜。用棉棒火柴棒等掏耳朵,將火柴頭或者棉絨遺漏在耳朵里,對耳朵也會造成損傷。

4經常泡吧、去KTV

研究表明,37 %的聽力殘疾與噪聲損害密切相關,噪音會緩慢損傷人的聽力。酒吧、KTV等音量較大的娛樂場所,應盡量控制去的次數和時間。值得提醒的是感冒或過于疲勞的人群盡量不要去噪音較大的場合,此時免疫力弱,如果再遭到高分貝噪音襲擊,可能導致突發(fā)性耳聾。

5身體過度疲勞、壓力過大

耳朵是最敏感的器官,情緒高度緊張時,血管收縮導致缺血缺氧,發(fā)生耳聾。現在的突發(fā)性耳聾以25-40歲的年輕人居多,主要和年輕人精神壓力過大、生活作息不規(guī)律等相關?;颊咴趧傞_始時,可能只會感覺到耳鳴,出現“嗡嗡”聲,感覺到聲音遙遠,然后突然聽不到聲音。

6乘飛機時不注意做吞咽動作

飛機在起飛或降落時,座艙內的氣壓會發(fā)生相應的變化,含氣腔的氣體也就隨之擴張或縮小。如果中耳腔內外壓不能迅速取得平衡,就會造成航空性中耳炎,出現兩耳發(fā)悶、疼痛,頭暈等癥狀。當飛機起飛或降落時,應主動做吞咽動作,讓咽鼓管處于不斷開放的狀態(tài),使空氣能不斷地出入,從而有利于保持中耳內外氣壓的平衡。

7濫用抗生素

因濫用抗生素而導致的藥物性耳聾比較常見于少年兒童。一些抗生素例如常見的新霉素、慶大霉素等會很好地控制感染,可同時引發(fā)的副作用是損害腦神經,引起耳聾。這種藥物性耳聾暫時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,最好是提早檢測,進行預防。

8用力攝鼻涕、吸鼻涕

用力吸鼻涕或擤鼻涕,容易引發(fā)分泌性中耳炎或膽脂瘤型化膿性中耳炎。醫(yī)生表示,用力擤鼻涕,鼻涕從氣道跑到別的地方,直接使耳內壓力改變,可能會將部分鼻涕擠入鼻竇引起鼻竇炎,也可能會使鼻涕擠入淚管引起眼結膜感染,甚至擠入咽鼓管引起中耳炎。

9對感冒、鼻炎、咽炎不予理會

鼻竇炎、鼻炎、咽炎不可小覷,它們可蔓延形成分泌性中耳炎。分泌性中耳炎是小兒常見的致聾原因,但因其不會流膿而容易被忽視。目前主要防治措施為:積極治療鼻腔和鼻咽疾病,并使用藥物促進中耳液體吸收及排出,必要時行鼓膜穿刺抽液或鼓膜置管術,清除中耳積液,改善聽力。

10長期有負面情緒

研究發(fā)現,生氣、憂郁、悲傷等負面情緒,都可能誘發(fā)突發(fā)性耳聾。另外,突發(fā)性耳聾患者的情緒波動往往較大,有一部分人會比較急躁,還有些人性格十分內向,容易鉆牛角尖。